《云计算之软件定义网络》课程数字化升级重构案例

时间:2024-10-22点击数量: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精神,践行国家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数字化转型的新成效重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

《云计算之软件定义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智能网络与计算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将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聚焦“东数西算”工程,对标成渝产业集群,瞄准新一代网络技术人才需求。传统的网络技术软硬件紧耦合,配置过程繁杂耗时,而软件定义网络从技术层面将软硬件彻底解耦,相对于传统网络技术课程更抽象,理论性更强,课堂评价体系更加复杂,更需要进行数字化内容架构创新。

针对本课程学生生源多样化(中职+普高),学习习惯、专业认识、性格特点个体差异大等学情分析,线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本案例采取数字化赋能课程内容架构,从数字化手段、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应用促进数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全程、全方位升级。使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

二、具体举措

     (一)设计思路

图片1x
为了促进《云计算之软件定义网络》数字化课程的实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课程的实施方式和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数字技术来优化课程的管理,加强本课程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以促进教学改革为目标,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本案例结合岗位需求,以“新”技术升级课程内容,应用软件定义网络从技术层面将软硬件彻底解耦,重构项目化教学模块,打造“有深度”的课程。采取校企共育,企业导师驻校的策略,通过三阶八环过程打造“有力度”的课堂。思政应用AI赋能,根据学情状态及时公告、在线讨论精准滴灌的形式,做好师生深度互动、精准互动,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基于智慧职教平台,开发在线精品课程,依托数字化资源平台,创建个性化实训场景,以“优”为准,持续更新资源类型与优质数量,做到能学辅教,打造“有广度”的课程。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撑为师生打造一站式教学平台,以“准”为度,构建多维增值评价体系,实现精准化学情分析,打造有尺度的课堂。

(二)具体实施

      1.依岗融赛升级新技术,重构企业级项目化课程内容

 遵照《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培养目标及要求,依据网络工程师实际岗位需求,注入智能网络新业态、软件定义网络新技术。充分对接“网络运营与维护”1+X证书中岗位能力规范;融入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缺乏主动性、喜欢动手操作等认知规律与学情特征,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促进就业的项目案例,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12w

2.校企共育共研数智能力,提升数字化课程师资

依托重庆仙桃数据谷产业学院,借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开展定期全员培训、集中研讨,分层分类培养,不定期教研沙龙等途径,创新校企共育、数智共研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在线教学,直播教学等能力,促使老师能够全程关注学情,线上线下实现师生互动,精准督学,实现个性化教学,保证学生能获得高质量数字化课程。

 3.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三阶八环全程数字化新模式

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环境,切实关注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和知识到达率,适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图片4s

学生线上完成理论学习、前驱任务,线下完成实训任务,达到解惑释疑的目标。驻校企业导师指导操作、异常检查、项目验收,带动各团队实现企业级工程应用,完成真实岗位任务,达到拓展内化目的。实施三阶八环全程数字化新模式,使理论知识颗粒化,操作实践线性化,促进差异化、交互性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合理把控教学进度,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4.VR优化实训资源,校企共建DcaaSLab实训平台

依据课程特点,校企联合开发类型丰富、立体化、互动性的教学资源,对网络管理员所需软件定义网络知识技能点做到全覆盖。建设VR实训案例,结合慕课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学习资源,形成资源库;整理常见问题,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制作课程知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与企业合作开发DcaaSLab实训平台,贴近真实岗位所需技能环境,学生在线实操,作业任务实时保存提交,教学做于一体,能学能教。

5.整合数字化思政资源,创建德技双修AI育人场景

整合学校数字化思政资源,通过大数据平台根据学情状态应用AI分析判断,智能推送职业规范与标准,定期公告公益活动、在线讨论时事话题,加注文化育人元素,以“塑匠心,砺匠技,立匠德”为主线,打造思政“精准滴灌”的育人场景,做好师生深度互动、精准互动。

图片15

6.应用数字化协同管理系统,构建多维多元评价体系促使课程精准教学

《云计算之软件定义网络》课程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撑,应用数字化协同管理系统,规范数字化课程共享、数据分析、资源的整合,及时给予反馈,打破各平台的数字壁垒。采用企业专家+校内导师+小组成员三元一体的评价机制,制定知识考题、实训考核、素养分析评价指标,同步检测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劳动精神提升情况,构建多维多元评价体系。通过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全过程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精准学生画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一生一档案,一课一评价。数字化课程管理系统,优化数字化课程建设,保证数字化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成效

1.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幅提升,学生满意度高

数字化升级之后,将课程建设与三匠精神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氛围,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学习主动性从58%提高到92%,学生抬头率从60%提高到96%。尤其在回答问题、习题参与度上达100%的参与率。

2.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显著,师生获奖成果多

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发挥。学生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4项,教师教学类获奖6项,2名教师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https://docimg9.docs.qq.com/image/AgAABUDWtQxjAm64DFpFxa61T-zOKnkv.png?imageMogr2/thumbnail/1600x%3E/ignore-error/1

https://docimg10.docs.qq.com/image/AgAABUDWtQz7eROEIn5PdL9s5-4-xmOM.jpeg?imageMogr2/thumbnail/1600x%3E/ignore-error/1

四、推广与创新

(一)积极推广

数字化升级之后各类资源成果丰富,学员受众面广。通过校企共建虚实教学平台,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共有资源共162个,学员所在单位791所,共10344人受益。

(二)大力创新

1.“校企共育 数智赋能”

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撑为师生打造“一站式”教学平台,打造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资源资源有广度、教学方法有力度、教学评价有尺度、课程思政有温度的五度课堂。

2.“协同管理 数智融合”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采集、分析、展现等教学管理工作。通过教学管理平台,依据大数据手段收集师生学情状态数据,实现标准化教育和个性化育人的统一,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教育服务。

3.“创新教学 数智发展”

结合岗位需求,注入智能网络新业态、软件定义网络新技术、VR优化实训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三阶八环全程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字化课程师资、培养个性化学生。

五、教学反思

1.升级证书对应资源,以证促学以学促产

目前,该课程经过数字化升级之后,学生和教师取得了多项省部级奖项,但是在课程对接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数字化资源还缺少突破。后续将针对该课程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形成体系化,辅助学生深入学习,同时继续深入产教融合,以学促产,拓展软件定义网络生产项目领域,使教学与生产与时俱进。

2.教辅系统持续开发,不断升级优化功能

目前对接的学校数字化思政资源,推送的思政资源相对种类单一,可根据学情状态应用的AI分析判断,持续优化算法,形成针对学生思政学习状态的动态辅助,通过优化教辅系统,定制数字思政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

 

下一条: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