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

时间:2024-10-22点击数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成教学管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些制度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流程、质量评估和行为规范等各方面,包括:

(一)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

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实施与保障,附带了授课计划的内容。其中,课程实施与保障包括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的阐述。

授课计划表格形式精要显示了授课学期、周次、日期、教学地点、学时、授课主要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教案中明确教学方法的使用,比如翻转课程、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以及教学用具和技术的使用规范。具体而言,本次“课堂革命”提供了《大学英语2》完整的48学时教案;覆盖内容包括:国情社情、创新创业、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志愿活动、数字环境和旅游,前五个内容属于基础模块,最后的旅游属于拓展模块;基础模块的内容适宜所有专业通用,拓展模块是针对专业定制。教案体现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解决措施、教学方法、策略、评价和反思。教案结构展现了本次“课堂革命”的特点:传播中国声音,融职场情境,创ITTO结构;用“激----固”环节化设计,并说明了各环节的设计意图。

(二)学生行为准则

《学生行为规范》确定了学生的出勤要求、课堂礼仪、作业提交规则等。明确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规则,如提问、讨论的引导及参与方式等,须为全校学生遵守。

(三)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

确定了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听课评价、教学反馈、教师培训等,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所有教师均会受到院校二级教学督导的教学观摩、指导、记录、评价,对授课形式、课堂效果、教师表现给予督促指导;各二级教学督导受到学校教务处督导的管理,是教学行为、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

这些制度在英语学科进行课堂革命前就已存在,但制度是灵活的,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学实践的效果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我院的英语实际教学中,基于本课堂革命的特点,在一方面突出英语学科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贡献,二方面深入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成果,另外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教学活动步骤化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使制度的调整和完整能紧跟上教学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