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年会暨第五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成功举办

作者:袁靖翔 点击数量:时间:2025-05-20

5月19日,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年会暨第五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市科协、市教委和两江新区管委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重庆)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联合主办,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16家单位共同承办,来自川渝两地70余家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出席在上午举行的2025年第二期科创重庆·双月论坛暨第五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开幕式并作讲话,他表示,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五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新台阶,川渝职业教育协同推出200余个产教融合案例、近千项技术创新成果,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撬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级跃升的战略支点,为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强调,未来要以高质量、全链条、高技能为抓手,全面深化川渝协作:一要锚定高质量,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要践行《川渝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共识》,推动川渝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与重点产业园区、链主企业跨区域深度合作,共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要素高效流动。二要聚焦全链条,搭建技术服务新体系。要完善“研发—中试—应用”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放大市域产教联合体辐射效应,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场景应用中心。鼓励职业院校教师投身企业技术革新,实现“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良性循环。三要聚力高技能,打造人才共育新高地。要深化成渝职业院校教育综合改革,以更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订单式”“学徒制”培养模式,强化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和场景化教学实践,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精准对接。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讲话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重庆市轻工业学校等联合发布了《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对接蓝皮书》,蓝皮书系统性分析了产业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对未来不同阶段该产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前瞻性预测,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人才专项“政策矩阵”、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机构探索新型组织模式提供借鉴。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对接蓝皮书》发布现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营业部与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签订产教融合金融综合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先进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这是重庆市首个金融机构专项服务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创新实践,率先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新范式。

签约仪式现场

市教委职成教处处长吴岚出席下午举行的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年会开幕式并作讲话,吴岚处长充分肯定了五年来川渝两地职业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就进一步推动两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深化政策协同,构建全域联动新格局。要推动政策、资源、机制全要素贯通,加快形成区域职教共同体。二要创新资源整合,激发产教融合新动能。要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探索“产业学院+”等融合新模式。三要强化机制创新,打造全国标杆新窗口。要以联盟实体化运作为抓手,聚力培育区域特色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将联盟打造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全国标杆。

市教委职成教处处长吴岚讲话

学校院长周传德在联盟2024年工作报告中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联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创新驱动”为工作主线,聚焦机制建设、资源整合、产教融合三大维度纵深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全面落地,以良好成效推动川渝两地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年,联盟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区域融通,以机制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赋能、国际化视野拓维全面构建职教协同发展新生态,为成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周传德致辞

供稿:科研处

通讯员:袁靖翔

审核人:吴明珠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