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向新征程,站在新起点,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思政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政治引领的育人作用,新学期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打磨研讨,开展了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 “思政第一课”。
以笃行不怠的姿态站稳课堂主阵地
学校思政课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为广大学子带来了有思想、有理论、有情怀的“思政第一课”——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担当与使命。思政“第一课”紧扣《青春有理想 奋斗绽华年》主题,围绕“以理想之光,亮青春之路”“以理想之帆,渡青春之舟”“以理想之笔,书青春华章”等内容,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教师主导性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堂互动分享、重温嘱托、座谈交流等形式,教师与学生谈初心、话成长、讲担当,勉励同学以强国有我、不负时代的责任感,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实现“大有作为”。
借信息化平台提升课堂育人实效
思政课教师积极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思政第一课”,通过开通“思政专题专栏”、制作短视频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创设鲜活的学习情境,将“伟大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动力,以青年榜样教育青年学生“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激励青年学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技能成才的人生导向,树立报国之志,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慧萍,院长袁希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对教师授课、学生出勤、教学秩序、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了指导。李慧萍书记强调,开展“思政第一课”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是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的直接体现,“思政第一课”主题鲜明、案例鲜活、思想深邃,使学生真正入脑入心。袁希院长表示,新学期“思政第一课”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增强了学习干事创业的信心,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思政第一课”为抓手,为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授课现场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