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立暨首届理事大会顺利举行

点击数量:时间:2021-09-27

9月27日下午,由我校联合承办的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暨首届理事大会在渝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副处长郑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邓沁泉,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王雯,西藏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志鹏出席会议。此外还有110所院校代表、包含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25所境外院校代表、20家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大会线上图文直播浏览量达80余万人次。大会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卫平主持。

首届理事大会依次审议并通过了“联盟章程”等四项提案,确定了首届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和工作专委会名单。我校当选首届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联盟秘书处单位,学校院长郭天平当选联盟首届理事长,学校副院长秦传江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学校国际处处长兰文奎当选秘书长。与会领导代表共同参与联盟启动仪式,开启联盟新征程。

会上,学校党委书记王官成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发挥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经验和资源优势,与联盟各成员单位一道,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国际产教融合平台、职教人才培养平台、职教人文交流平台、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等多元平台,切实提升联盟成员单位的国际化水平,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学校副院长秦传江代表联盟理事长单位发布联盟三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联盟将通过三年建设,以“八个一”工程为着力点,即建立一套运行机制、举办一项中文+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一个年度国际合作会议和教育展,成立一个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研究院、搭建一个专业国际认证中心、打造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海外培训中心、建构一套熊猫工坊建设标准、开放一批双语在线课程,打造技能大赛、职教会展、研究课题、专业认证、标准建设、师资培训等特色项目和亮点品牌。

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教育总监叶方珉、市外办党组书记王雯、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程微梦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艳艳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将为联盟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副校长布莱恩·瑞得、泰国教育部职教委秘书长素贴博士线上发言,表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共同培养满足国内外市场用人需求的人才。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玮作为企业代表表示希望通过联盟的建设及推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市教委副主任邓沁泉代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向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讲到,希望联盟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发展诉求,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国际产能合作等关键点,共同提升职业教育联盟的能力和水平,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品牌和典范。余有根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对联盟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 ;二是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发展;三是坚持互联互通,提升合作质量。成立大会第二阶段,余有根副秘书长和新加坡理工学院副校长乔治娜.普亚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据悉,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紧抓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战略机遇,深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行动。联盟将在市教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以“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为目标,整合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内外联动、优势互补、产教协同、服务社会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盟现已吸纳151家会员单位,其中院校单位124个,包含26个外方院校单位,涉及12个国家1个地区,企业单位27个。

大会现场


启动仪式


合影留念

图片来源:新华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