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理论观点> 正文

孙兴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须在“融”字上下足功夫

作者:孙兴洋 时间:2022-05-23点击数量: 信息来源:《当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三期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已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与旧职业教育法相比,新职业教育法条文从五章四十条增加到八章六十九条,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完善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体系架构,细化了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等机构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与分工,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关键;首次对违反本法的行为与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独立章节加以描述。新职业教育法在充分汲取当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法律层面解决了诸如职业教育定位、发展模式等问题,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如何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科学依法施教与治教,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新职业教育法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搭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制度框架、理顺了运行机制,筑牢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职业学校要切实落实新职业教育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融”字上下功夫。

一、需求导向,职业学校办学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同时“要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规划职业技术学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1]1996年,“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被写进职业教育法。2014年,“产教融合”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2]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由结合、合作走向融合。[3]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放在首位,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立育训并重、职普融通、层次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4]为职业学校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与路径框架。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办在开发区的职业学校,面向3,000多家企业、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450个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始终坚持“立足开发区、融入开发区、服务开发区”的办学宗旨,在主动融入开发区发展中形成了“纵通本科中职”“横贯园区街道”的区校一体化职业教育服务体系。[5](1)在纵向要打通职教培养体系,优化服务学生成长成人内循环,增强职业教育的自适应。根据开发区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学院联合龙头企业,面向全国100多所本科院校,招收了近万名本科生,校企合作开展“3+1”贯通培养,解决企业对本科生“上手快”的需求,为产业高端与高端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依托中高职衔接项目,实施分段培养,强化高职教育技术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发展的“后劲”。(2)在横向要贯彻服务发展理念,畅通服务区域发展外循环,增强职业教育的他适应。以区校共建社区学院等为载体,发挥“政府+学校”双引擎作用,面向社区原住民(普通居民、失地农民、失水渔民)和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海归人员、外籍人士等)开展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面向行业和企业开设“培训+学历”定制班,开展在职职工、转岗职工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素质提升培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形成覆盖全域全民的终身教育服务网络。

二、共享共赢,人才培养要系统融聚社会各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等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对产教融合领域应该做什么、如何来做等问题给予政策引导。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6]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职责清晰、同向发力,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更加稳固”的主要目标。[7]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8]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提出“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9]同年,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施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与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和建立合作机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可以设置专(兼)职实施职业教育的岗位;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作出奖励、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10]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有利于融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校企双方共创共赢。

为高质量服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学院突破以学校为中心的育人空间,将人才培养置身于开发区产业经济活动之中,形成“学分互认、教师互兼、干部互挂、课程共享、专业共建”的“三互两共”合作机制,创建了以职业学校为人才培养主体、紧缺人才实训学院为产业技术先导、特色产业学院为协同育人支撑、社区学院为供需服务网络的“四院融通”新格局。[11]通过紧缺人才实训学院,引入头部企业岗位培训资源,落实“3+3”“3+2”贯通培养计划,联合开发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本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中高本人才培养岗位分工与贯通培养问题。通过“芯火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双主体、工学双轨道、理实一体化”工学交替路径,解决项目分散、多头对接、重复管理的校企合作状态。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共推互聘”项目,聘请产业教授参与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师生科研助理团队参与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汇聚校企资源,解决专任教师技术技能更新、教学内容更新难以持续等问题。

三、互塑共生,职业学校治理要着力融汇多元文化要素

2014年,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12]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13]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14]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15]习近平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6]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在职业学校文化治理和文化建设。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17]这“七个坚持”为职业学校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合作走向融合,跨界发展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职业学校治理既要建立适应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共治结构,也要形成体现多元文化融汇的校园空间。学院由所在开发区牵头组建学校理事会,构建了“地校协同”一体化育人组织。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理事长,完善“理事会—合作专委会—项目联管会”三层组织结构,实施“规划决策—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三级运行模式,形成政、行、企、校多主体协同治理平台。突破以学校为主体的传统管理,将人才培养植根于开发区多元文化土壤,形成“互动互融”浸入式文化治理。(1)共建党建联盟,营造浸入式文化治理环境。秉持“大党建”和“服务地方、共育人才”的工作理念,区校共建“新吴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新吴马克思主义青年学校”等平台,共建活动从街道延伸至社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1+6+N”党建联盟体系。(2)实施“三推进”,增强多元文化融入性。推进特色地方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担当;推进先进产业文化进校园,共同打造专业文化,涵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推进优秀境外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民族情怀。(3)打造文化高地,以文化育人助推产城融合。汲取地域文化资源,共同开发“吴文化”课程资源,定期举办吴文化校园博览会,邀请非遗大师担任兼职教授,以“市民大讲堂”“送教进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展示体验中心”“学习在线”等为载体,不断满足居民“各有所学,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所乐”的多元需求,增强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1(36):1256-1262.

[2][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22-05-06].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6/t20140622_170691.html.

[3]新华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22-05-06].http://www.gov.cn/xinwen/2017-12/ 19/content_5248592.htm.

[4][1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 年修订)[N].人民日报,2022-04-21:13.

[5]孙兴洋.开发区职业学校更要做好“产教融合”文章[EB/OL].[2022-05-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 608112369846137&wfr=spider&for=pc.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6):9-16.

[7]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35-48.

[8]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2):2-6.

[9]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EB/OL].[2022-05-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1/t20220121_595541.html.

[11]孙兴洋.无锡科技职院走出“校应区建、区因校兴”产教融合之路“区校一体”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N].中国教育报,2022-04-08:5.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人民日报,2017-10-28:1.

[14]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1.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38.

(作者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

文献来源:孙兴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须在“融”字上下足功夫[J].当代职业教育,20223):7-10.